近年來,山東省壽光市人社局以提高工傷認定質效為目標,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著力點,以維護工傷保險基金安全和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為重點,念好“快、準、細、嚴”四字訣,持續提升工傷認定服務質效,不斷增強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快”字當頭,實現快認快結。接到工傷申報后第一時間分析研判案件場景,迅速理清受傷機制,分類處理。對事實清楚、權利義務明確的工傷認定案件采用簡易程序,將法定15日的受理期限縮短至1日,將法定60日的辦案時限縮短至7日,實現快認快結。對造成人員傷亡或社會關注度較高的工傷認定案件, 開辟綠色通道,提前介入,優先受理,及時做出工傷認定結論。對雙方有調解意向的案件,盡量通過調解方式解決工傷糾紛,與仲裁互相協作,對符合仲裁受理范圍的出具調解書,既減少申請人訴累,縮短賠償到位時間,又避免行政資源的浪費。
“準”字為本,精準研判與協作。建立工傷認定重點疑難案件分析研判機制,成立工傷認定領導小組,對工傷事實模糊或適用條款存在不一致意見的復雜疑難案件和重大傷亡案件,提交領導小組集體研究討論,確保工傷認定程序合法、依據充分、嚴肅準確。今年以來,召開領導小組會議2次,集體討論研究死亡類重大疑難案件14起。建立多元化解人社領域行政爭議協調機制,加強與司法局、法院的溝通聯系,對有爭議的工傷認定案件,主動邀請法院介入指導,共同研討,提高工傷認定案件質量,減少案件敗訴風險。面對在工傷認定中傷病因果關系不明確的難題,跳出傳統思維,創新工作思路,將司法鑒定引入工傷認定調查程序,根據鑒定中傷病關系的參與度精準作出相關結論。
“細”字為先,聯動調查取證。調查取證是關鍵之舉。針對工傷情形復雜、調查取證難度大、法律問題多的特點,通過部門聯動、強化調查取證來“還原事實真相”。聯合壽光市公安局、衛生健康局、應急管理局共同會簽印發《關于建立工傷認定調查部門協調聯動機制的意見》,加大對涉及道路交通事故類、治安刑事類、突發疾病死亡類、生產安全事故類等案件的調查取證力度,確保工傷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鑿。今年以來,與衛健、公安等部門共開展聯動22次,有效解決了調查取證困難、證據環節缺失等問題。
“嚴”字為重,嚴格過程管控。將“嚴”字貫穿到案件辦理全過程,嚴格落實案件申報、初審、受理、舉證、認定、送達等環節時序進度要求。依法嚴格調查取證程序,對工亡、受傷重、疑點多、交通事故案件全部實行聯合調查,對其他案件變證人證言為調查問詢,實現調查全覆蓋。聚焦業務運行、信息系統、內部管理等方面,建立工傷認定風險防控機制,確保分事行權、分崗設置、分級授權。今年以來,共受理工傷認定申請案件601起,作出結論512起,其中調解案件9起,賠償金額150余萬元。
來源:中國勞動保障新聞網
![]() |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版權所有 江陰市人民政府辦公室主辦
蘇ICP備05002806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