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我市榜上有名。今年2月,江陰已創成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市、區),至此,江陰真正實現了“雙城同創”,充分展現出江陰教育積極助推中國式現代化江陰新實踐的生動圖景。
一直以來,江陰堅持“在大氣的長江邊辦更有格局的優質教育”,站在“為黨育人”政治高度、“科教興市”發展高度、“人民滿意”民生高度,創辦更加優質、更為均衡的義務教育,更好地滿足江陰百姓“學有優教”的美好期待。隨著教育投入保障日益有力、教育體系更加完善、資源配置不斷優化、內涵質量持續提升,江陰教育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步伐。“十四五”以來,全市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全面提速,新建、改擴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21所,投入建設經費達38.7億元,新增學位近3萬個;在建義務教育學校3所,預計投入資金15.9億元,可再增學位0.7萬個。為加快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江陰大力推進集團化辦學,以強帶弱、以城帶鄉、以老帶新,全市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覆蓋率達70.42%。建一所成一所,建一所優一所,集團化辦學成為江陰縮小城鄉差異、校際差異的重要舉措。
近日,第36屆江蘇省“教海探航”征文競賽獲獎名單正式揭曉,我市教師憑借扎實的專業素養和對教育教學的深入思考,在這場全省基礎教育領域高規格賽事中脫穎而出,取得了優異成績。這是江陰教育系統注重強化師資隊伍、成就每一個教師的縮影之一。江陰一貫堅持教師隊伍德能并重,創新開展“5515”師德評優創先活動;創新招師政策,吸引更多高層次人才來澄從教,遴選優秀的人才培養更優秀的學生;系統實施新教師培養啟航項目、名師培育領航項目、校(園)長培訓遠航項目、研訓員隊伍建設引航項目等“四航”培訓項目,提升教師專業素養,骨干教師數量比例逐年攀升,為江陰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江陰教育模式也在與時俱進。從AI機器人助力基礎教育課堂教學到AI作文批改系統上線,從平板教學深入課堂到江陰教育百事通AI智慧客服系統高效答疑,江陰以AI賦能教育,為教育教學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學生全面發展。在持續深化“五育融合”的道路上,江陰積極探索出“以德鑄魂、以智啟真、 以體強身、以美化人、以勞力行、以心潤心”的實踐路徑與操作范式——堅持德育鑄魂,深入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堅持智育增慧,創新推進科技教育;堅持體育強魄,全面推進體育特色發展;堅持美育修身,開展美育課堂走進“澄藝空間”活動;堅持勞動立行,注重勞動教育和社會實踐;堅持心育勵品,深入推進“全澄有愛·潤心”行動,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為每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新起點新征程,江陰將始終錨定教育強市建設目標,秉持“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的理念,以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為導向,深耕細作,篤行不怠,奮力譜寫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